重點摘要
1. 中國釋出多項出口管制措施 稀土限制範圍大幅擴增
2. 稀土在尖端科技中用途廣泛 中國掌握全球七成產量
3. 川普反擊中方稀土管制 美中貿易戰存再升溫風險
4. OpenAI布局各類商業模式 變現機會具想像空間
5. 科技龍頭擴大合作 具獲利的AI閉環料助股價表現
上週週初金融市場一度繼續受惠於OpenAI入股AMD等AI投資熱潮利多消息,並一度掩蓋美國政府關門利空,惟週五美國總統川普回應中國稀土與其他管制,宣布對中國額外課徵100%關稅,引發市場對美中貿易戰升溫擔憂,促使美股引領相關股市指數大幅回落。
綜合一週來看,美、歐股市多數收跌,亞股則暫未顯現承受衝擊情況。債、匯市方面,避險情緒升溫下,美國政府債上週收高,非投資級債則相對承壓;匯市亦呈現美元指數收高,而非美貨幣收貶情況。
▲上週市場回顧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5/10/10),單位:%,匯率表各貨幣相對美元升貶值,玉山整理
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於10月9日進行出口稀土的管制,管制範圍新增鈥、鉺、銩、銪和鐿等五種中重稀土,以及稀土設備,並對稀土開採、分離、冶煉、製造、回收利用等相關技術、載體、組裝等上中下游活動範圍皆做出限制,因此接下來研發及生產14奈米以下運算晶片、相關生產及測試設備,及軍事用途的先進AI研究的出口申請須逐案審批。
中國加大稀土等產品出口限制,且特別強調先進晶片有關的稀土使用要加強審查,評估中方此舉意在拉高與美國談判籌碼之手段,惟若管制如期實施,且據統計顯示中國出口管制許可審查流程為30-90日,或將會造成半導體潛在供應鏈瓶頸,同時與美國經貿關係料存升溫風險。
▲近期中國管制及對美反制相關措施
資料來源:玉山投研中心整理 (2025/10/11)
中國稀土蘊藏及產量均為全球之冠,其餘國家大幅提升採礦產能至少需要3-5年,另外,稀土憑藉其強大的磁性、穩定的光學特性及高效的催化性能,在許多關鍵應用領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市場擔憂在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下,預計將對全球電子、汽車與軍工等產業的供應鏈造成顯著衝擊。
▲稀土主要用途及產業說明
資料來源:玉山投研中心整理 (2025/10/11)
▲全球稀土分布
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 (2025/06/11),玉山整理
基於中國釋出史上最嚴之出口管制措施,川普於社群上先是威脅可能不與中國主席習近平於11月APEC峰會見面的約定,後續再表示「從2025年11月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且此關稅稅率是在原先基礎上再往上增加,並在同日對任何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隨川普11/1起提高對中國關稅稅率,美對中關稅稅率將由額外30%(包含原先芬太尼關稅20%及對等關稅保留10%)至11/1提高至130%。
自5/12美中達成暫時性貿易協議後,美中關係改善一直為支撐市場風險情緒動能因素之一,然在目前川普加大對中關稅課徵後,引發市場對美中關係惡化擔憂,促使市場出現明顯跌幅。
資料來源:玉山投研中心整理 (2025/10/10)
不過,所幸近期新AI應用開始不斷出現,變現模式愈趨具體。聚焦近期發布多方新功能的OpenAI,在上週DevDay上演示將SaaS串入ChatGPT對話的功能,以及將AI擴展至企業代理的開發工具,不論是在面向顧客或企業的SaaS中,皆以不同形式與AI協同運作,展現其目的並非打造完全取代現有軟體的AI,並有望促進整體易用性及提升生產力。
評估雖目前AI應用市場競爭激烈,然AI與軟體結合的多元方式,伴隨如即時結帳等更加清晰的商業模式,為AI變現機會增添想像空間。
▲OpenAI於各類軟體商業模式的生態系布局
資料來源:OpenAI (2025/10/07),玉山整理
另一個驅動近期科技股的因素,來自於各大AI公司宣布的策略結盟以及協議,包含像是Intel、甲骨文以及AMD皆在消息公布後出現單日雙位數以上的漲幅。各間公司除合約帶來的訂單外,隱含的是對擴張AI版圖的策略。各公司強化競爭力的同時,皆帶動相關供應鏈表現。
以GPU為主的輝達欲使營收多元化,透過投資OpenAI參與下游、投資Intel跨足CPU版圖;OpenAI則透過星際之門確保自身算力及降低對於單一公司的依賴。另外,上週消息傳OpenAI以訂單換取AMD「相當於約10%股份」的選擇權,背後策略不僅是降低單一廠商的依賴,此模式,也象徵雙方正由供需關係轉向更具策略性意圖的長期合作。漸成形之有獲利支持的AI閉環經濟模式,料將有助科技類股走勢。
▲近期因合作消息而股價跳漲之公司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5/10/08),玉山整理
展望未來,中國強化稀土出口管制後,促使川普宣布自11/1起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100%關稅,市場對中美貿易戰樂觀發展的預期受到動搖。由於近期股市已累積較大漲幅,預計美、中等主要股市短期或存波動,故建議可在風險管控考量下適時進行停利。然而,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後續經濟成長雖料放緩,但Fed料將繼續降息,加上AI趨勢的強力驅動,預估未來數季美股企業盈餘仍可望逐季墊高。
因此,近期宜密切關注中美互動,若金融市場在歷經修正後浮現支撐訊號,則仍可在合適的時點對展望正向股市標的進行布局。至於債券市場,在基本面維持良好情況下,評估短期利差走揚空間較有限,在市場動盪提升環境下,短期債市配置可更加聚焦於投資等級債。
相關告知事項:
本行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用途。本行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行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應審慎衡量本身之需求及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未經本行許可,本資料及訊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或另作派發。投資建議均依市場變動而差異,投資前請務必留意市場最新訊息。本行以上市場資訊與分析,不涉及特定投資標的之建議。
玉山投資研究中心於工作日的週二至週五提供及時投資市場精要;另有提供週度市場展望訂閱,如欲新增/取消訂閱,請至 電子報線上訂閱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