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來函通知,其總代理之「高盛系列境外基金(AP/BP)」公開說明書相關內容修訂如後說明:
一、公開說明書一般部分之修改摘要 1. 更新營業日之定義作為與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B.V.與Goldman Sachs Group投資方法相符之一環,更新營業日之定義,以明確指出係董事會與管理公司協商後為每檔子基金定義其營業日,且為以下任一項適用之日: (1)倫敦及/或盧森堡之銀行營業; (2)盧森堡證券交易所營業; (3)非子基金投資組合管理團隊所在國之公眾假日;或 (4)董事會經與管理公司協商後認為,有足夠的子基金投資相關市場開放,允許足夠的交易和流動性,從而能夠有效地管理子基金。下述日期仍為非營業日:新年(1月1日)、耶穌受難日、復活節星期一、聖誕節(12月25日)及節禮日(12月26)。 2. 更新客戶服務電子郵件地址股東可取得更多資訊及/或提出投訴的電子郵件地址已更新為 ESS@gs.com。 二、基金締約前揭露(pre-contractual disclosures ,PCDs)之修改 1. ESMA關於基金名稱使用ESG或永續相關詞彙之指引及對各個PCD進行其他微幅之文字修改:根據新的ESMA關於基金名稱使用ESG或永續相關詞彙之指引進行部分子基金之PCD更新。此等變更並不代表此等基金之投資策略或風險狀況變更。 (1)以下基金遵守 (i) 第12(1)(a)至(g)條所載之歐盟巴黎協定指標,以及(ii) 第 12(1)(a) 至 (c) 條所載的歐盟氣候轉型指標的排除標準(分別稱為「PAB排除」和「CTB排除」) PAB排除: 高盛氣候與環境永續基金(AP11/AP12/BP11) 高盛全球機會股票基金(AP66/AP67) 高盛環球社會影響力基金(AP64/AP65/AP68/BP64) 高盛全球永續股票基金(AP63) 高盛新興市場增強股票基金(AP13/BP26) CTB 排除: 高盛全球環境轉型基金(AP09/AP10/BP09) (2)「高盛新興市場增強股票基金(AP13/BP26)」提高與基金所提倡之E/S特徵相符之永續投資最低承諾,至基金投資之至少 50%(「永續投資增加」)。 2. 以下基金之投資符合E/S特徵之比重更新與E/S特徵的一致性,此等與E/S特徵相符之投資百分比之變動源於對評估資產配置方法的修改,該方法在基金系列內會一致適用。此等變更並不代表此等基金之投資策略或風險狀況變更及並不代表基金管理方式之重大變更。 高盛全球永續股票基金(AP63) 高盛歐元高股息基金(AP34/AP35/AP36/AP37/BP32/BP33/BP37) 高盛環球高股息基金(AP27/AP28/AP32/AP33/BP34/BP35) 高盛亞洲債券基金(AP05/AP06/AP21/AP43/BP05/BP06/BP21/BP43) 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AP14/AP15/AP16/AP22/AP38/BP15/BP16/BP22/BP28/BP36) 高盛邊境市場債券基金(AP50/AP51/AP52/AP53/AP54/BP51/BP52/BP53/BP54) 高盛環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AP01/AP02/AP03/AP04/AP23/AP42/AP56/BP02/BP23/BP42/BP56) 高盛旗艦收益債券基金(AP57/AP58/AP59/AP60/BP57/BP58/BP59/BP60) 高盛投資級公司債基金(AP07/AP08/AP20/AP55/BP07/BP08/BP20/BP55) 3. 更新以下基金提之「碳強度」為「碳足跡」:為釐清目的,並確保各基金系列內之方法保持一致,基金所提倡之E/S特徵/永續指標及拘束性要素中,提及「碳強度」部分已由「碳足跡」取代(如適用)。此等變更並不代表此等子基金之投資策略或風險狀況變更。 高盛氣候與環境永續基金(AP11/AP12/BP11) 高盛全球機會股票基金(AP66/AP67) 高盛環球社會影響力基金(AP64/AP65/AP68/BP64) 高盛全球永續股票基金(AP63) 高盛歐元高股息基金(AP34/AP35/AP36/AP37/BP32/BP33/BP37) 4. 更新固定收益基金之PCD,以進一步統一管理公司和Goldman Sachs固定收益發行品之ESG揭露方法。 5. 修改歸類於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第八條子基金之PCD更新受 SFDR第8條規範之基金PCD,以釐清缺乏數據之發行人會被納入「此金融產品預計之資產配置為何?」問題下之「#2 其他」類別中,以及「涵蓋於「#2其他」類別的投資有哪些? 其目的為何?是否具有任何最低環境或社會保障?」。此等變更並不代表此等基金之投資策略或風險狀況變更。 上述變更將反映於2025年5月21日之新版公開說明書中。 本次公開說明書最新版本及重要投資人資訊請至基金資訊觀測站及基金公司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