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 美國GDP表現優預期 惟通膨趨緩料Fed將有望降息
2. 整車及車用IC財報表現疲弱 車市復甦前景陰霾仍存
3. AI領域競爭推升資本支出 然AI營收貢獻趨於明朗
4. 升息擔憂襲擊市場 關注本週BOJ會議結果
5. 中國調整關鍵利率 惟貿易圍堵使市場信心不足
6. 降息預期升溫 債市波動低位高殖利率吸引資金回流
上週全球股市普遍呈現修正,週初日本官員偏鷹論調促利差交易(Carry Trade)平倉,使得全球資金撤出,此外在7/21拜登宣布退選後,增添原先市場已取得共識的「川普勝選」情境變數,政治不確定性亦增加市場波動因子;另美股適逢Q2財報季,財報結果大致穩健,但在市場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下,財報公布反而成為市場尋找理由獲利了結的時點。全球主要股市指數亦普遍隨之走低,儘管週五美國6月PCE物價指數放緩堅定市場對Fed將於9月降息的信心,促使部分股市與產業指數回升,惟多數股市指數全週仍收低。相對而言,Fed將自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持續強勁下,主要債券指數表現僅維持小幅震盪。
▲ 上週市場回顧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6),玉山整理
美國公布Q2實質GDP初值,其季比年化增長率自Q1的1.4%升至2.8%,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的2.0%;其中,細項個人消費(占GDP組成68%)之增長率自1.5%升至2.3%,反映商品及服務需求相當穩健。綜觀數據評估,美國消費力屢屢展現韌性,料有利支撐其經濟體景氣表現。
儘管消費表現強韌,然6月PCE物價指數年比仍自2.6%續降至2.5%;若觀察其細項,非耐久財價格指數年比已回落至1.2%水準,惟耐久財項持續呈現明顯通縮(-2.9%),除了反映高利率對此類財貨的影響較顯著以外,其限制性效果亦持續存在於經濟體當中。綜上,美國經濟雖穩健,然其中亦存在放緩跡象,考量到通膨已呈改善及高利率影響的滯後性,料Fed有望於9月啟動降息,故仍正面看待美股表現機會。
▲ 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及其細項年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6),玉山整理
總結上週主要財報結果,特斯拉上週公布Q2財報,EPS、營利率均低於預期,電動車業務持續受電動車市疲弱及削價競爭影響。AI項目中,Robotaxi發表會延至10/10,加劇市場對其AI項目發展之不確定。高盛預估,特斯拉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才能大規模實現有條件監督的FSD自動駕駛功能(L3),至於無人計程車服務(L4)則需更長時間以通過法規允許,評估其AI項目對營收貢獻仍處早期,目前以估值拉抬為主,易受市場氛圍而加劇波動。
整體車市而言,近期總經環境不利(高利率持續、經濟放緩),使美銀下調Q2汽車銷售及生產預估。即使車用IC大廠恩智浦及德儀皆表示,車市週期性低谷或已過去,然觀察庫存水位仍高,疊加總經環境影響下車市復甦前景不明朗,故對整車及車用相關科技廠持中性看法。
▲ 車用IC大廠庫存狀況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5),玉山整理
而觀察到AI軟體大廠Google上季財報,整體營收達847.4億美元,EPS則為1.89美元雙雙優於市場預期,而資本支出較前一季再度成長至132億美元,其反映出AI領域之競爭激烈(OpenAI預告推出SearchGPT或威脅Google搜尋引擎地位),市場也擔憂積壓利潤問題,促股價呈現大幅波動。
此外市場更為關注的AI領域方面,雲端業務營收首次突破100億美元來到103億美元(年增29%),其中雲端業務利潤更從去年3.95億美元成長至11.72億(年增197%),包含近期公布財報之IBM、ServiceNow也皆指出AI需求強勁,並顯著帶動整體營收及訂單,評估在Q2財報季消息較紛雜下,科技類股不排除仍有修正空間,然AI實際營收趨明朗且逐步提升整體營收貢獻占比 ,建議靜待利空消化後之布局契機。
▲ Google雲端營收及利潤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6),玉山整理
上週觀察日圓、日股波動最大,主要受到日本財政部7/11進場干預使日圓貶勢暫歇,疊加7/17以來日本官員相繼呼籲日銀儘早升息,升息預期帶動日圓急升,而先前日圓空頭部位的平倉也加速日圓升勢,使日股連帶下挫;展望後續,日銀將於本週(7/30-31)召開會議,儘管因近日日圓攀升使日銀提前升息穩匯率的壓力降低,但另一方面,其較關注之經濟數據(薪資成長、通膨率等)回升跡象也使7月升息的可能性升溫,將關注本週會議結果。
半導體協會公布6月日本半導體設備商銷售額年增38.1%,連月回升顯示半導體企業營運動能強勁,料有利Q2財報表現,而雖升息擔憂壓抑股市情緒,不過評估日本基本面(包含企業獲利、薪資成長等)逐漸回升有望對股市提供下方支撐,且預期即使日銀於7月升息,為提振初步復甦之經濟或採取漸進式升息方式,且目前日圓、日股已部分反映升息情境,評估7月會議對市場之波動或有望漸趨淡化。
▲ 日本經濟數據走勢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7),玉山整理
中國於上週意外調整利率,7/22將LPR(貸款利率)及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OMO)降10bps,7/25再降MLF 20bps,中國對目前疲弱經濟採取動作;此次利率由OMO、LPR先行調整,顯示央行有意淡化MLF政策色彩,符合央行「短期操作利率為主要政策利率」新框架,搭配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政策,評估在30年國債持續走低下,人行試圖增加長債供給,以助長債利率回穩、提升市場流動性,並帶動經濟回溫。
▲ 中國近三年殖利率曲線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5),玉山整理
此輪一系列的政策利率調整顯示,比起匯率的穩定中國更傾向解決目前疲弱的經濟;然而,中國新成長-出口面臨美國兩政黨強化對中態度以換取政治籌碼,評估現行政策對經濟僅止於托底效果,仍料陸港股將走弱以尋求支撐,後續則須觀察7月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政策釋放。
債市方面,今年Q1因美國通膨僵固的疑慮,市場不斷收斂降息預期,然隨著近期美國通膨與就業市場持續放緩,以及歐元區與加拿大啟動降息,市場對成熟央行降息預期重新升溫,新興央行則是先前擔憂過度降息引發資本外流問題獲得緩解,並提振市場對新興央行降息預期,評估Fed因顧慮就業放緩、通膨可控下有望於年內降息,以及成熟央行陸續降息促使全球降息前景逐漸明朗,有利各債種後續表現。
▲ 隱含未來一年成熟、新興央行平均降息幅度(%)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4/07/25),玉山整理
美總統大選引發近期股市波動加劇,然觀察反映債市波動之MOVE指數並未隨VIX指數而攀升,顯示全球央行降息訊號明確,將吸引市場資金進入債市鎖住高殖利率優勢,而短期市場對川普若當選後財政赤字升溫擔憂仍存,建議以非投債為主,投等或新興債為輔方式布局。
近期財報顯示AI發展趨勢及科技發展的長期基本面無虞,惟以科技股為首的美股歷經去年Q4以來上漲行情,短期面臨漲多且開始納入大選與政治層面不確定性,故評估在美股Q2財報季消息較紛雜期間,美股為主之全球股市或仍以震盪走勢為主,追求穩健者可待近期金融市場更趨穩後再行介入。另一方面,考量全球央行降息訊號逐漸明朗,將吸引市場資金進入債市鎖住高殖利率優勢,而近期市場亦擔憂川普若當選則財政赤字或加速成長,進而抑制長債殖利率下降幅度,故建議當前債市可先以非投等債為主,投等債或新興債為輔進行布局。
本行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用途。本行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行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應審慎衡量本身之需求及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未經本行許可,本資料及訊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或另作派發。投資建議均依市場變動而差異,投資前請務必留意市場最新訊息。本行以上市場資訊與分析,不涉及特定投資標的之建議。
如欲新增/取消訂閱,請至 電子報線上訂閱 設定。